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作文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黄河
    ②郑和下西洋
    ③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
    读了上面六个短语与诗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对下面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翻译:假如太子不说,我也要求行动。 B.唯大王命之。翻译:只有大王掌握着命运。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翻译:去了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翻译:秦王用一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安石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以母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二年二月,拜。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凡八年。《宋史•王安石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位之人/才 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B.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C.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D.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晚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忧”此指丁忧。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制,是为“丁忧”。
    C.“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D.“召”有征召、召唤、招致之意,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王安石少年时酷爱读书,思维敏捷;成年后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改变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
    B.王安石认为,经术学问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世上俗人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的原因,是后世很多所谓“大儒”,都是才能庸俗之人罢了。
    C.王安石认为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当时最亟需的了。这得到皇帝的认可。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②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节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
    ③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第⑤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的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象”“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

    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

    第⑨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祥林嫂被绑架回去后,“可恶!”“然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可恶的是,暗地里拖走了祥林嫂,有失鲁家体面,然而把她弄回去,也是应该的。 B.卫老婆子可恶,她不该介绍祥林嫂到鲁家做工,然而把她弄回去,也是应该的。 C.可恶的是祥林嫂被拖走了,四婶只得自己作饭,然而把她弄回去,也是应该的。 D.可恶的是祥林嫂,她不该出来做工,然而把她弄回去,也是应该的。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祝福》中“我”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就是作者自己,用这样的写法,能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B.“我”和鲁四老爷一样,同属有钱阶层,在思想上也是一致的,虽然他对祥林嫂怀着一丝同情。 C.“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是鲁迅的化身,他不满现实,但彷徨无奈。 D.“我”是串联故事的线索人物,他同情劳动人民,但对残酷的现实又无能为力,“荷戟独彷徨”。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虽有槁(晒)(2)以为轮(使……弯曲)

    (3)吾尝而望矣(抬起脚尖)(4)君子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5)非利也(走路)(6)筋骨之(强壮)  (7)而千里(送达)  (8)而江河(隔断)

    (9)声非加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10)而闻者(清楚)(11)学(勉励)

    A.⑴⑵⑷⑸⑹  B.⑵⑶⑹⑼⑽  C.⑴⑷⑸⑺⑾  D.⑹⑻⑼⑽⑾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根据古今词义变化的特点,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操自江陵顺东下    ②同心之言,其如兰③丈夫不耕         ④能谤讥于市朝

    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⑥宿将爪牙,若李广    ⑦宫女左右莫不私王 ⑧牺牲玉帛

    就砺则利        ⑩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③⑦/④⑥/⑤⑨/⑧⑩  B.①/②③⑤⑨/⑧⑩/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⑧⑩/⑦⑨  D.①②/③⑨/⑧⑩/④⑥/⑤⑦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B.善假物也/是余有叹焉 C.故木受绳直/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吾尝终日思矣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较难

    年份:2020

    对下面虚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③叫嚣乎东西,隳突南北。

    ④吾尝题是。        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⑥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⑦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

    A.①④/②⑤⑥⑦/③  B.①③④/②⑥/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②⑤⑥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