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月考试卷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注】①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帘旌在落日的辉煌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恢弘壮丽,富有诗情画意。
    B.颔联写眼前的湖光山色已被沉沉的暮霭淹没,黄昏时的诗人登临“吴蜀横分地”,抚今思昔,感慨万千,为后文抒情蓄势。
    C.颈联中“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
    D.“风霜”既指秋色的浓重,与自己的“白头”互相映衬,又暗喻政治局势的严峻,一语双关。
    诗人以“无限悲”收束全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主要写了诗人的哪些悲情?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试题。

    《红楼梦》中写道,经过两首不成功的《咏月诗》后,香菱终于写成了一首众人称赞为“新巧有趣”的诗。诗文如下: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阅读上面一首诗,选择对诗意解说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写月光璀璨,光芒难掩。但月亮看上去外貌娟秀,它的背里却非常凄清。
    B.颔联写一泻千里的月光之下,处处传来捣衣之声,直到雄鸡高唱、缺月高挂。
    C.尾联诗人向嫦娥发问:“为什么不让分离的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永不再分离呢?”
    D.该诗同《春江花月夜》一样,借思妇的月下情怀表达月之思乡怀人意蕴。
    这首诗被众人赞为“新巧有趣”,其“新巧有趣”体现在何处?请从写作特色方面作答。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月考试卷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下列各题。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语平淡,诗人从时间、空间、色彩等角度勾勒了一幅秋夜图。
    B.颔联通过惊鹊未栖和飞萤入帘对比表现了诗人在月夜不知何去何从。
    C.第六句以声衬静,以秋夜里邻家杵声的清晰急促,反衬出庭院的安静。
    D.本诗描写了诗人在凝视明月时的感怀,既有淡淡喜悦,也有许多愁苦。
    前人论此诗“以独特的意境、清冷的情思为后人慨叹”,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

    春夜闻笛

    (唐)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赠弹筝者

    (元)萨都剌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

    注:①银甲:银制的假指甲,套于指上用以弹筝。②弹冰:指拨弦演奏,琴弦在古时候经常被美称为“冰弦”。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诗前两句中“唤春归”描绘出笛声的传神灵动,“泪满衣”写出了迁客的悲伤。
    B.李诗后两句是对夜晚洞庭湖畔大雁北去的描述,流露出淡淡的无奈与哀伤之情。
    C.萨诗首句以虚笔出,开篇入题,次句用一个比喻句写出了筝声急促动人,如目见耳闻。
    D.萨诗第三句从心里感受的角度宕出一笔,第四句用景语收合,给人以余音不绝之感。
    请简要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情感上的不同。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试题。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黄几复: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市)县令。②蕲:祈求。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这里不是说黄几复会“治病”,而是说他善“治国救民”。③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与友人所居之地一“北”一“南”,怀念而不能相见;一个“海”字,更显得相距遥远。
    B.“寄雁传书”的典故运用很平常,但继之以“谢不能”,写大雁谢绝“传书”,就推陈出新了。
    C.“治病”不需“三折肱”的言外之意:黄几复有政绩,有治国救民之才,却还得不到重用。
    D.尾联实写此时友人“头已白”,却仍然好学。“猿哭”,顿生凄凉之感,也蕴含了不平之鸣。
    请从对比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月考试卷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答题。

    蝶恋花

    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注】①鴂:伯劳鸟,鸣声悲凄。②角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发音哀厉高亢。梅花月,月色如梅花,也指乐曲《梅花落》。《梅花落》曲调悲凉,常表达怀乡的主题。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事阑珊芳草歇”,这是词人对暮春景的概括,同时也为全词的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调。
    B.“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说词人作客他乡,无从祭扫,但他乡的优美风光可以聊以自慰。
    C.落红处处,人耳之声,偏偏是鳩鸟啼鸣,这是词人对“春事阑珊”暮春景色的具体描述。
    D.词人所思之人处在“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严,不能自由往来。
    词的末尾两句“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①燕子楼: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据说唐张尚书为爱妾关盼盼所筑,张尚书死后,盼盼念旧爱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②紞(dǎn)如:击鼓声。③梦云:典出宋玉《高唐赋》楚王梦见神女:“朝为行云,暮为行雨”。④心眼:心愿。⑤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造,是黄河决堤洪水退去后的纪念。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三句写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
    B.“曲港跳鱼”三句,错落有致。鱼跳暗点人静,露泻可见夜深。词人以动衬静,使本来就十分寂静的深夜,显得越发安谧了。
    C.“古今如梦”三句,由古时的盼盼联系到此时的自己,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乐观旷达。
    D.苏轼的人生态度虽不免消极。但在北宋党争频仍,词人迭遭打击,不应苛求古人。超越现实的虚幻慰藉是古代相当普遍的精神生存状态。
    请概括词下阕的情感。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观残菊追怀眉山师伯浑

    陆游

    空山菊花瘦如棘,倾倒满地枝三尺。

    阴风冷雨不相贷,烂草苍苔共狼藉。

    人虽委弃渠自香,讵必泛酒登华堂

    君不见仁人志士穷死眉山阳,空使后世传文章!

    【注】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有才华。遭人嫉妒而不得用,终身隐居于眉山。②讵:岂、难道。③泛酒登华堂:重阳节,菊花常被拿来泡酒,在华美的殿堂上被人享用。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山菊花瘦如棘”:残菊枯瘦得如同荆棘,写出了残菊的凋敝之貌。
    B.“倾倒满地枝三尺”:三尺菊枝倒伏在地上,写出了残菊的颓败之貌。
    C.“阴风冷雨不相贷”:严酷的天气摧残着残菊,突出了残菊恶劣的生存环境。
    D.“烂草苍苔共狼藉”:残菊只能与腐烂的野草和杂乱的苍苔同流合污。
    陆游借在山中看到的残菊追怀自己的好友师伯浑,请你谈谈诗歌后四句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分条作答。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鼓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先抬眼遥望再低头思量,抬首低眉之间,蕴含着深沉的感伤之情。
    B.诗人使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了鹤盘旋之形和蝉鸣之声,传神逼真。
    C.诗人置身宴饮的场景,因泛觞漂到了自己面前迟了,无法融入热烈气氛。
    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情真意切,回扣诗题中“旅次”二字,结构严谨。
    本诗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期中考试 难易度:较易

    年份:202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试题。
    郭明甫作西斋[注]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食贫自以官为业,闻说西斋意凛然。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
    未尝终日不思颍,想见先生多好贤。
    安得雍客一樽酒,女郎台下水如天。

    【注】西斋:书斋名,郭明甫不愿入仕而在颍尾建斋读书。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抒胸臆言郭明甫因家贫而为官,诗人对他营建西斋而感到不解。
    B.颔联对句用典,诗人以此表达对培养人才的见解,寓议论说理于描写。
    C.颈联本是友人好贤让诗人怀念,因果倒置,使情意表达更加曲折有致。
    D.诗人写西斋却未亲临,从想象落笔,虚实结合,层层递进,舒卷自如。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