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较易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①燕子楼: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据说唐张尚书为爱妾关盼盼所筑,张尚书死后,盼盼念旧爱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②紞(dǎn)如:击鼓声。③梦云:典出宋玉《高唐赋》楚王梦见神女:“朝为行云,暮为行雨”。④心眼:心愿。⑤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造,是黄河决堤洪水退去后的纪念。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三句写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
    B.“曲港跳鱼”三句,错落有致。鱼跳暗点人静,露泻可见夜深。词人以动衬静,使本来就十分寂静的深夜,显得越发安谧了。
    C.“古今如梦”三句,由古时的盼盼联系到此时的自己,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乐观旷达。
    D.苏轼的人生态度虽不免消极。但在北宋党争频仍,词人迭遭打击,不应苛求古人。超越现实的虚幻慰藉是古代相当普遍的精神生存状态。
    请概括词下阕的情感。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