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①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②昔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从传说落笔,交代了黄鹤楼命名的缘由,虚实相生。
    B.古人写诗特别喜欢"空”字。本诗首联颔联连用两个“空”字,但其含义不同,前者是“徒然”,后者是“天空”。
    C.颈联语意一转,翻出新境,实写登楼远眺之景,晴川草树,历历在日。
    D.尾联以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作结。“烟波”二字,寓情于景,不胜低徊怅惘。
    (2)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3)下列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年份:202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再次停窗”在北国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婚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最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围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