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一册 期中(B) 同步测试卷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难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
    A. 彷徨(huáng)    坍塌(tān)    佣金(yōng)    缜密(zhěn) B. 惩创(chuàng)    婆娑(suō)    窒息( zhì)    粘贴(zhān) C. 晕车(yùn)    驯鸽(xùn)    蜕变( tuì)    沼气(zhǎo) D. 蜂窠(kē)    胡诌(zhōu)    怔住(zhèng)    掺和(cān)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
    A. 凋落  安详  漠然置之
    C.惋惜  苍桑  超凡脱俗
    C. 惋惜  苍桑  超凡脱俗
    B.弥望  寂寞  怨天尤人
    D. 袅娜  斑驳  绿草如茵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
    我们年纪都相仿,________论起行辈来,________至少是小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________他们河村都同姓,是本家。
    A. 即使  因为  但    B. 但  却  因为 C. 却  但  因为    D. 即使  因为  却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 《“小康”知识问答》专题节目在我市有线广播频道开播了,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市民宣传什么是“小康”。 B. 这项市政排水管网疏浚工程任务重,头绪繁,规模大。 C. 进考场前,一定要把钢笔啦,铅笔啦,小刀啦,圆规啦,直尺啦等文具都带齐。  D.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 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该这样,他说应该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 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 C. 花儿非常漂亮,放在他的房间里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D. 看到两个同学打起架来,小明立刻悠然自得地跑上前去劝架。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难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
    A.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网络建设的迫切需要。 B. 因为读书,你狭隘的心灵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变得阳光灿烂。 C. 我市的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要求所有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 网购之所以让很多人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下单时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 B.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C. 古时男子18岁行成人礼,称为“冠礼”。 D. “千乘之国”指的是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礼貌用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 大家用“优秀”二字来表扬我,实在过奖了。 B. 这次能和您一同共事,荣幸之至,今后还望您多多赐教。 C. 不必这么客气,做这点小事只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D. 你的设计方案我看过了,其中的不妥之处,我已经斧正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9 . 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请假条的内容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另外请假的原因和时间要写清楚。 B. 留言条一般要写明双方未能见面的原因、下次相见的方式和时间以及希望对方办理的事情等。 C. 单据的适用范围仅限于钱、财、物方面,有借据、收据、欠条等几种形式。 D. 单据中表示钱物往来数量的数字可用大写,也可用小写,在钱的数额前,必须写清钱币的种类。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 开头两句意思是:西湖四季的风光都很美,但是最美的还是荷花盛开的六月间。 B. 三四句用对偶和对比的手法描写景物,色彩鲜明:蓝天衬托下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仿佛与天相接;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格外红艳。 C. 全诗紧扣一个“送”字,抒发了诗人与林子方临别时难舍难分的无限伤感之情。 D. 诗人用眼前的美景告慰友人,冲淡了送别时的离别愁绪,感情更显得含蓄深沉。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即使在两个旋臂之间,也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亿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有些小如一座城池,但密度却比铅大100万亿倍。有些恒星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多数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但是那些星团不断地从三星系逐渐转化成由数十个恒星组点的松散的星团,再转化成由百万个恒星组成的璀璨夺目的大球状星团。有些双星紧靠在一起,星体物质在他们之间川流不息,多数双星都像木星与太阳一样分离开来。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公里以外就看不见了。有些恒星的光彩长年不减;有些恒星闪烁不定,或以匀称的节奏闪烁着。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成红外光放出光芒;其他恒星也是X光火射电波的光源。发蓝光的恒星是年青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银河里大约有4千亿个各种各样的恒星,它们的运转既复杂又巧妙。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
    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我可以想象,在无数星球上的生物对宇宙的模糊认识是如何产生的:他们在开始的时候都以为,除了他们自己小小的行星以及他们周围的那些区区可数恒星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星星了。我们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宇宙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
    (1)下列对“恒星”的理解,符合文意的是    (      )
    A.恒星是一个能自身发光的星球,它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
    B.和地球相比,恒星体积非常庞大,但像肥皂泡一样脆弱。
    C.恒星有伴侣,通常是成双成对,互相环绕,有些双星甚至紧靠在一起。
    D.恒星自成体系,在太空之中,跟太阳一样是孤独的。
    (2)对文段中恒星发光情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多数恒星主要是以可见光成红外光放出光芒。
    B.有些恒星发蓝光,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它是年青的星。
    C.恒星到了中年以后,它们就会发黄光而成为常见的星。
    D.如果恒星发白光或黑光,它就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了。
    (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有些恒星成了扁圆形是因为它们在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
    B.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本身能发光的天体,所以太阳是恒星。
    C.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恒星的了解远远不够,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还只有一部分。
    D.因为各个星系之间相隔遥远,所以我们对相邻星系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动物细胞生长繁殖的规律是左右对称发展。细胞系统左右两侧细胞的生长繁殖总是互相竞争,右侧增长引起跟左侧不对称不平衡,促使左侧细胞生长繁殖;其生长繁殖的惯性使其超过右侧,又促使右侧细胞生长繁殖以趋于平衡,就是在这样的“对称——不对称——对称”中,两侧竞相生长繁殖,直至成形。动物进化是由机体的不对称向两侧对称发展,而两侧对称发展正是从低级动物通向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级动物的至关重要的一环。现在为多数人所知的最早的两侧对称多细胞动物化石,是在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地层中发现的。大量的多细胞动物化石在寒武纪地层中的发现,表明地球上的生命在这个时期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演化,古生物学家称之为“寒武纪大爆发”。1909年,在加拿大落基山脉的布尔吉斯页岩中,发现了5.15亿年前的软体组织动物化石,证明现生动物界的所有门类在寒武纪时已经出现。
    然而,我国古生物学家在贵州瓮安县北斗山区的岩石层中,发现了5.8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两侧对称多细胞动物的化石。这一新发现在古生物学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为我们翻开了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史册的重要一页,首次将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可靠记录提前了4000万年而到了寒武纪之前。
    北斗山区发现的化石中的这种多细胞动物非常小,它的体长只有0.2毫米,还不及两根头发丝的宽度,肉眼无法看清,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尽管这一古老动物躯体很小,科学家还是辨别出了它内部的几个器官:一对体腔和成对排列的感觉窝,消化道前端有向腹部开口的口部和紧接其后为多层构造的咽壁所包绕的咽道等。它的形状像是压扁的龟壳,机体由外胚层、内胚层和完全中胚层组成。它的组织构造的复杂性表明它已经处于成年期的发育阶段。这一化石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古老的真体腔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代表,而真体腔动物的起源至今仍是科学之谜。
    由于这种两侧对称动物很小,它所生存的时期又非常特殊,相当于地球演化过程中严冬刚刚过去、早春悄然而至的瞬间,于是我国古生物学家就将这化石命名为“小春虫”,并冠以化石产地名,称为“贵州小春虫”。
    (1)下列关于“小春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小春虫”是我国古生物学家在贵州发现的5.8亿年前的两侧对称多细胞动物化石。
    B.“小春虫”是在比多细胞动物大规模演化的寒武纪还早的岩石层中发现的。
    C.“小春虫”化石是根据这种动物的体形特点和它生存的时期、季节、地点来命名的。
    D.“小春虫”这种动物的外形像压扁的龟壳,它虽然很小,但已经有了三胚层的构造。
    (2)关于发现“小春虫”化石的意义,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可以作为否定“寒武纪大爆发”理论的一个有力的例证。
    B.翻开了地球生命进化史研究的新的一页。
    C.验证了动物细胞生长繁殖总是左右对称发展的自然规律。
    D.首次将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可靠记录推到了5.8亿年前。
    (3)根据文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研究以“小春虫”为代表的多细胞动物化石,将有助于我们探索人类起源的奥秘。
    B.“小春虫”已经具有了原始状态的感觉器官,表明它具备了对外界的感应能力。
    C.“小春虫”可能是通过位于消化道前端的口部和紧接其后的咽道来获取土壤中养料的。
    D.“小春虫”的发现,表明真体腔可能是两侧对称动物的一个特征,这将为研究真体腔动物的起源提供重要线索。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曰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乎             怎么样   
    B.吾点也           和
    C.异乎三子者之     为仁的才能   
    D.而归             唱歌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也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宗庙事                    何陋
    C.亦各言志也已矣            吾还也
    D.夫子哂由也                其间旦暮闻和
    (3)下列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摄乎大国之间
    C.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D.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是    (      )
    A.从“率尔而对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神态、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子路是一个有抱负,坦诚,但性格比较鲁莽、轻率、自负的人。
    B.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冉有是一个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的人。
    C.从“非日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是一个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的人。
    D.从“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曾暂是一个洒脱、只追求个人享受而没有理想的人。
  • 题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易度:中档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句子。(限选3句)
    (l)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
    (3)《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
    (4)海内存知已,________________。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有了手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有效。通过手机发短信进行息交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短信可以传递资讯,化解矛盾,增进情感……巧妙地运用短信进行沟通,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请根据下面的信息和要求编写一条短信。
    今天是小倩17岁的生日,请你以小倩的身份给她的妈妈发一条感恩的短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不超过20字)
    沪宁城际铁路目前运行的是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
    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
    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公里/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
    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
    (l)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依偎那片阳光
    丁肃清
    一位穿着病号衫的老人徘徊在医院门前的林阴路上,那么多军功章附在他的胸前,耀眼夺目,丁当脆响。
    他向我伸出右手,右手仅剩下两根指头。
    他脱下鞋向我展示右脚,右脚掌上凹凸不齐一根脚趾也没有。
    然后,他又指指他的左耳,其实他并没有左耳,仅仅剩下一个耳墩。
    他说这都是战争留下的纪念。他讲他曾同敌人拼过七次刺刀,讲弹皮划破小腹,肠子拖出体外,愣是用手塞进腹内爬着靠近敌人碉堡而拉响炸药包。
    我蓦地觉得从前书本里读到的历史是那么苍白,眼前的这位老战士从头到脚不就是一部民族解放的生动编年史么!然而如今他也仅仅是一个普通农民。
    我惶惑困解。昔日戎马疆场置枪林弹雨而不顾的他,竟是为了今天向别人炫耀他的那一堆奖章么!以后见到的事情使我更深地陷入惶惑和困解的沼泽而不能自拔。
    透过玻璃,我看见那间空旷的病号房里,曾向我炫耀过他的过去的那位老人席地而坐,花白的头深深地伏在胸前,用一根根五彩塑条编篮子。一次、两次……每次我路过这窗前都忍不住向里望两眼,老人总是那副姿势盘腿席地,埋头弯腰,像一尊塑像。只有彩条在他的额下欢快地跳。
    我和医院办公室的张主任谈论我们合作的那篇报告文学素材时,有人敲门:笃笃、笃笃。
    他走了进来,把一只编好的菜篮放在张主任的桌上:“我编的,编得不好,我想你用得着。”说完,微笑着退出门去。我印象中大谈自己辉煌历史的英雄居然也送礼,居然也讨好起别人来!
    “他是想在医院长住。”张主任介绍说,这所医院是民政系统的荣军医院,治病不拿钱。怕撵他出院,这才编篮送礼讨好别人,而且他还每天4点起床到伙房帮厨。他想让别人知道他对医院有用处。
    我还了解到这位老人从来没有结过婚。战争结束复员回家,年龄已大,家境又贫,且成了四肢不全的残废人,只好空门冷户孤灯下守护着风烛残年罢了。无力耕耘、无钱治病,也许正是他赖在医院的理由呢。
    老人仍旧坐在那间屋子里编、编……他究竟要编多少只菜篮,送多少次人情?他依偎在医院如同依依阳光,谁忍心揭去老人身上的这片阳光呢?
    夺门而出我去采访老人。
    “也写我吗?”他一激灵站起身,双手握我的手,他的手在战栗。
    我抚摸着他那粗硬硌人苍老的手,这是怎样的手啊,两只掌上七根指头,每根指头上裂口条条浸着血清。他痛吗?
    我想起初见时别在他胸前的军功章。如果全社会都像战争年代那样敬佩英雄,他还会把那些荣耀向人展示么!
    “这菜篮给你。”他愣塞到我手里。多好看的蓝儿啊!玲珑剔透,大方别致,我敢肯定地讲这一次送篮绝不是在讨好什么人。
    我给他的仅仅是文弱书生的一丝理解。他回送我的是什么?仅仅是一只菜篮吗?
    (1)“我”一再感到“惶惑”“困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只有彩条在他的额下欢快地跳”这个细节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地讲这一次送篮绝不是在讨好什么人”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题目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通过记叙老人的遭遇与活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作文 难易度:中档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15年4月,一个有着11年教龄的中学女教师的辞职信刷爆网络,引发网民热议。而在记者向当事人求证时获悉,这封不经意间走红的辞职信,在转发公布时并未得到她的许可。“辞职只是个人行为,不愿就此接受任何采访,只想继续安静地生活。”该教师说。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