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文学生产与消费的视角看,网络文学最根本的特征是“在线写作”和“付费阅读”,其中作品方便快捷的“更新”和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即时性“互动”等特点,都极大地超越了传统文学的限制。作者基于互联网跨时空特性的“在线写作”,极大地拉近了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读者通过点赞、打赏、转发、催更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网络文学的扩散速度,形成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付费阅读”模式的确立,不仅为网络文学奠定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石,也为中国网文的繁荣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网络文学作品的成功与作品的更新频率有很大关系,更新是联系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最直接的方式。由起点中文网所开创的VIP付费阅读制度被各文学网站相继推行后,网络小说主要以连载形式在平台上更新,“不断更”被视为写作的最基本要求。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互动”,互动化写作和欣赏已成为网络文学的主要创作方式,各大文学网站存储量最多、最受关注的作品大都是在作者与粉丝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如宫斗、武侠、玄幻等。为了更好地引导读者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品,文学网站通常会对作品进行分类。
    (摘编自陈定家《网络文学20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材料二:
    浅显、直白的小白文成为网络类型小说的主导性语言,它们缺少必要的铺垫和修饰,往往直奔主题,口语化特征极为突出。写手们在持续更新的巨大压力下,不再花心思去推敲语言,语言的主观化色彩较浓,显得随意而粗糙。只要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把人物关系勾勒出大致的轮廓,就算是万事大吉。也就是说,网络小说的语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直观化倾向,它基本不进行人物心理刻画,而是让人物不断地说话和行动。
    就文本属性而言,网络文学文本与传统的印刷文本相比,具有较为突出的互文性。传统的文本分析活动习惯性地将文本看作稳定的对象,但在互文性的视野中,一个文本中往往还包含了其他文本的元素,即具有引文性特征。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成为文本生成的动力机制。在迄今为止的网络文学写作中,互文性的现象非常突出。这一方面表现为原创性的缺失,读者在阅读时经常会看到不同文本的混杂与嵌入;另一方面,网络文本突破了单纯的文字文本形式,将图片、视频和其他电子科技融入文本,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奇特的互文效果。随着语言的重要性的降低,语言很可能在未来的网络文本中成为一种装饰和点缀,只发挥注释的功能。在这样的文本环境中,不仅意味着文学语言的退化,而且可能导致文学性乃至文学的退化。
    (摘编自黄发有《媒介融合与网络文学的前景》)材料三:
    以下所谓的“矛盾”并不是决定网络文学未来的真实矛盾: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之间的矛盾;网络文学文本“文学性”与“娱乐性”的矛盾;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性”与“文学性”的矛盾;等等。
    上述“矛盾”之所以成为众多批评者争论不休的话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少洞悉网络文学真实矛盾的视野。我们必须在反思网络文学生产机制的基础上来客观分析其产生的效果和经验。如果我们把网络文学当作如传统文学一样的文学样式,当作在网络时代文学应然的形态,那就陷入了“文学一般”的形式。不首先去“了解它们的历史性质”,而仅仅满足于“从事后开始的”思索,又怎能把握它身后那些真实的矛盾?
    我们认为,数百万网文劳工与网络文学资本方的矛盾是制约着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真实矛盾之一。网络文学既是一种一般的文学活动形式--由众多不同的作者写出数量巨大的文本,再由更多的读者阅读,但它更是后工业经济时代的一种非物质劳动。它当然需要文学创造的能力,但此时它已经不再是一种个性的创造性,而是一种社会化的创造性,一种被资本改组和收编的创造性。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谈论网络文学时,说创造性是奢侈的;为什么大多数网络写手不愿称自己为作家;为什么不论是网文大神,还是没什么名声的码字工,几乎都很难从网文写作中收获足以安心的欣悦。这些才是网络类型文学生产中真实的矛盾,是诸多矛盾现象的根源所在。在这一矛盾的形式中,网络文学可能释放出的人民巨大的创作热情和阅读热情都被压扁在资本主导的生产界面上。
    (摘编自乔焕江《要素与矛盾:如何理解网络文学》)

    下列对材料中“网络文学”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网络文学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读者可以通过点赞、转发等方式提升作品扩散速度,甚至决定写作者的创作内容与进程。
    B.网络文学主要以连载形式在平台上更新,“不断更”被视为写作的基本要求,更新频率与网络文学作品的成功有很大关系。
    C.传统文本分析活动习惯性地将文本看作稳定的对象,但就文本属性而言,网络文学文本有比传统印刷文本更突出的互文性。
    D.网络文学既可以混杂不同的文本,又可以嵌入图片、视频和其他电子科技等不同媒介,这能给读者带来奇特的阅读体验。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网络文学“付费阅读”的模式,为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健康、繁荣发展。
    B.网络文学的语言存在着主观化的色彩和直观化的倾向,重在展现人物外在的语言、行动,而不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刻画。
    C.许多研究者难以把握网络文学真实矛盾,因而将网络文学当作如传统文学一样的文学样式,以文学应然的形态来批评网络文学。
    D.网络劳工和网络文学资本方之间的矛盾使得网络文学的创作性被改变,它不再是一种个性的创造性,而是社会化的创造性。

    有人认为,网络文学存在文学性退化问题,请结合材料概括主要原因。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