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A)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B)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C)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D)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徼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上与群臣论盗    禁止
    B.朕当奢省费      去除
    C.是数年之后      从
    D.民以奉君        立刻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
    A.民之所以为盗     客之美我
    B.犹割肉充腹       吾一日长乎尔
    C.君富国亡       学不思则罔
    D.夫欲盛费广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是
    A.或者请求太宗使用严刑来禁盗。
    B.百姓去做盗贼的原因,是由于赋税繁重。
    C.因此人君的祸患,不是来自外部,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D.人君的欲望炽盛耗费就大,耗费大赋税就重。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B.自唐太宗谈论防盜问题几年后,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C.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
    D.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