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弱冠,从东平李谦游,笃于问学。至元中,历仕为兰溪主簿。尉获盗三十,械徇诸市,伯启以无左验,未之信。俄得真盗,尉以是黜。豪民黄甲恃财杀人赂佃客诬伏伯启谳得其情遂坐甲杀人罪关陕自许衡倡道学教多士伯启请建祠立学以表其绩朝议是之四川廉访金事阔阔术以苛刻闻,伯启纠黜之,延祐元年,迁刑部侍郎。丞相铁木迭儿专政,一日,召刑曹官属问曰:“西僧讼某之罪,何为久弗治?”众莫敢对,伯启从容言曰:“犯在赦前。”丞相虽甚怒,莫之夺也。 宛平尹盗官钱,铁木迭儿欲并诛守者。伯启执不可,杖遣之,八番帅擅杀,起边衅,朝廷已用帅代之矣,命往诘其事。次沅州,道梗,伯启恐兵往则彼惊,将致乱,乃遣令史杨鹏单骑往喻新帅,备得其情,止奏坐前帅擅兴罪,边民以安。大同宣慰使法忽鲁丁扑运岭北粮,岁数万石,肆为欺罔,累赃巨万,朝廷遣使督征,前后受赂,皆反为之游言,最后伯启往,其人已死,喻其子弟曰:负官钱,虽死必征 。与其纳赂于人,曷若偿之于官;第条汝父所赂之数,官为征之。”诸受赂者皆惧,而潜归赂于其子,为钞五百余万缗,民之逋负而无可理者,即列上与免之。出为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寻拜南台治书侍御史,因言:“扬清激浊,属在台宪,诸被枉赴诉者,实则直之,妄则加论可也:今论冤一切不问,岂风纪定制乎?”俄去位。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为侍读学士,考试国子。天历中,起为淮东廉访使,使驿敦遣,伯启喟然曰:“吾年且八十,尚忘知止之戒乎!”终不起,一时被命者,因相继去位,天下之士高之。至顺四年,卒于毗陵,年七十九。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豪民黄甲/恃财杀人/赂佃客诬伏/伯启谳得其情/遂坐甲杀人罪/关陕自许衡倡道学/教多士伯启请建祠/立学以表其绩/朝议是之/
B.豪民黄甲/恃财杀人/赂佃客诬伏/伯启谳得其情/遂坐甲杀人罪/关陕自许衡倡道学/教多士/伯启请建祠立学/以表其绩/朝议是之/
C.豪民黄甲/恃财杀人/赂佃客/诬伏伯启/谳得其情/遂坐甲杀人罪关陕自许衡倡道学/教多士伯启请建祠/立学以表其绩/朝议是之/
D.豪民黄甲/恃财杀人/赂佃客/诬伏伯启/谳得其情/遂坐甲杀人罪关陕自许衡倡道学/教多士/伯启请建祠立学/以表其绩/朝议是之/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但身体还不强壮,故称弱冠,不能用于女子。
B.主簿,官名,其职责主要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其职责地位历代有所不同。
C.元年,既可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也指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文中指后者。
D.台宪,指御史台或御史台官员,文中指整顿纲纪、负责弹劾一职的御史台。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曹伯启相信证据,还给百姓清白。面对县尉捕获的几十个被误作盗贼的人,他认为证据不足,不相信他们是盗贼,后来果真抓获了真正的盗贼。
B.曹伯启不畏强权,敢于应对丞相。丞相铁木迭儿专权秉政,有一天,召集刑部官员问话,大家都不敢回答,只有曹伯启不怕丞相,从容地回答。
C.曹伯启处事机智,灵活化解争端。他前往调查八番主帅擅自杀人案时,担心军队会惊扰边民,就派人了解实情,并奏请处罚前帅,边民得以安宁。
D.曹伯启能力很强,解决朝廷难题。朝廷使臣没有完成征收粮食的问题,虽然法忽鲁丁死了,但是曹伯启还是巧妙地追回他人贿赂法忽鲁丁的赃款。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宛平尹盗官钱,铁木迭儿欲并诛守者,伯启执不可,杖遣之。
②与其纳赂于人,曷若偿之于官;第条汝父所赂之数,官为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