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爽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①,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②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 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题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 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③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①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②觖:因不满意而怨恨。③抗章:上奏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______
A.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B.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C.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D.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全属于赵概为人“秉心和平”的一项 ______
①坐失举渑池令张浩免
②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
③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
④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
⑤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降其冲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赵概在洪州任职时,正赶上章江发大水,他于是筑堤防水,解除了章江水患,显示了他勤于政务的一面。
B.赵概曾为苏舜钦辩解,认为如把这些参与群饮的名士贬谪不用,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心生怨恨,于国不利,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
C.皇上因郭申锡违反旨意而欲治其罪,赵概讽谏皇上前后言行不一,这才使得郭申锡免罪。
D.本文描述了赵概的一生,仕途上有起有落,通过执政与退休时的种种表现,突出了他为官的超强能力以及为人的高尚品行。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
②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
列举赵概心念国事,顾全大局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