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勺读辶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师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B.而学于师          耻辱
    C.或师焉,或焉      同“否”
    D.不耻相            学习
    (2)下列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古之学必有师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③欲人之无惑难矣
    ④吾未见其明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句子中,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是
    A.鱼,我所欲也
    B.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无兄弟之亲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