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期末考试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题目。
    古老的计时器—圭表
    ①古时,人们发现影子的长短、方向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正午时太阳的影子总是投向正北方向。于是,人们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平放一把尺子来测量影子的长度和方向。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了这样一个通过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圭表。
    ②圭表是中国的一种古老而简单的天文仪器,它由表和圭两个部分组成。表是垂直立于圭南端的标杆或石柱,圭是正南正北平放的尺,汉以后改为铜制。据记载,最早使用的是表,观察其从日出到日落的影子变化,之后才出现了圭。古代圭表多用于判断方向、测定季节和推算历法,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最初,圭表用于测定方向,在空旷的平地上树立一表,以它为中心在地面画圆周,再测出日出、日落时表的影子与圆周的交点,然后将它们连接起来,由此可以确定东西方向。除了确定方向的功用之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圭表测量一天之中表影方向的变化来判断时刻,通过观测表的影子的角度变化,判断日出、日中到日落,以定出一天之内的时间。这种“表”加上一个刻有放射状时刻线的圆形石盘,就演变发展成后来的日晷。
    ④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表测出正午时影子的长短以确定节气。比如早在周代我国就已经使用圭表来确定冬至和夏至。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所以每天正午时表的影子的长短也会随之变化,毎年夏至日,正午时的表影最短;冬至日正午时的表影最长,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可以测出二十四节气。同时也可以利用圭表推求回归年的长度。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或最短值之间的相隔天数就是一年的周期数,即回归年的天数。春秋末期时,古人就利用圭表测量日影的方法,测定出36(5)25日的回归年长度
    ⑤如果试着伃细观察物体的影子,我们会发现随着物体高度的増加,影子的边缘就变得越模糊,这就导致精确测量影子的长度变得更困难。如果不能准确地测量影长,就会影响圭表的使用。清朝人们借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发明的景符原理,为这个重要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把铜叶置于表的上端,再在中间开个圆孔,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就可以使得正午时太阳的像投射到圭面,从而获得影子更为清晰的边缘,提高圭表的测量精度。
    ⑥圭表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在天文学史上有着重要作用和贡献。圭表作为一种最古老且朴素的天文仪器,其起源可上溯到距今八千年。古人以其观天地阴阳之体,正位辨方,定时考闰,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作为中国文化核心内涵的人文传统。因此,圭表不仅是天文建时所奉之圭臬,同时更是经纬人文制度的准绳。中国天文学作为传统文化之源的事实,于此可见一斑。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圭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圭表是可以确定时间的古老的仪器,由垂直立于圭南端的表和正南正北平放的圭组成。
    B.圭表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早于圭的使用。最初时,圭表用于测定方向。
    C.圭表也叫“日晷”,都是通过判断时刻、判断日出、日中到日落,来确定一天之内的时间。
    D.圭表年代久远,古老且朴素,在天文学史上有着重要作用和贡献,是经纬人文制度的准绳。
    (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指出圭表的作用和其悠久的历史,富有吸引力。
    B.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
    C.文章第⑥段加点的词语“之一”,起限制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D.本文按时间顺序,介绍圭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价值意义的相关知识,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圭表这种古老而简单的天文仪器都是铜制,足以表现古人炼铜技术的成熟。
    B.圭表不仅能确定一天的时间,还能确定二十四节气,为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提供了便利。
    C.清朝人们解决了圭表不能准确地测量影长这个重要的问题,从而让圭表继续为人们服务。
    D.古人用圭表类观天地阴阳之体,正位辨方,定时考闰,表明其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