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月考试卷 难易度:较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已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二年春正月,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 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六年冬十二月,上谓魏征曰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对曰然天下未定则专用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十六年夏四月,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十七年春正月戊辰,郑文贞公魏征。上思征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上谓魏征曰/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对曰/然天下未定/则专用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
    B.上谓魏征曰/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对曰/然/天下未定/则专用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
    C.上谓魏征曰/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对曰/然天下未定/则专用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
    D.上谓魏征曰/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对曰/然/天下未定/则专用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隋炀帝,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的庙号。庙号是我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B.壬子,为干支之一。“干支”即天干地支,夏历中可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文中是纪日。
    C.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秦代初置,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级妃嫔及其皇子公主,或封王的贵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唐太宗批评封德彝很久没有举荐人才,认为他不但不反思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而说什么没有旷世的奇才。
    B.唐太宗曾与魏征探讨明君与昏君的区别,魏征提出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观点,获得唐太宗的赞赏。
    C.唐太宗问自己如有过失是否会被记录,身边大臣回答不一:褚遂良说他会如实记载,刘洎说天下人会记载。
    D.唐太宗特别倚重魏征,不仅对他提出的意见多有采纳,而且在魏征去世后时常怀念他,觉得丢失一面镜子。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②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