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初,冯谖闻孟尝君好客,见之。居期年,冯谖无所言。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兰县息客主将不给。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传舍长曰:“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孟尝君乃进冯谖而请之曰:“宾客不知文不肖,幸临文者三千余人,邑入不足以奉宾客,故出息钱于薛。薛岁不入,民颇不与其息。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冯谖曰:“诺。”辞行,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核之。日杀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核之。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曰:“ 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坐者皆起,再拜。孟尝君闻冯谖烧券书,怒而使使召谖,谖至,曰:“ 不多具牛酒即不能毕会,无以知其有余不足。有余者,为要期。不足者,虽守而责之十年,息愈多,急,即以逃亡自捐之。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君有何疑焉!”孟尝君乃拊手而谢之。
(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有删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千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子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B.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C.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以足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息其/客奉将不给
D.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淇食客三千人/邑入不以足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客息奉将不给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孟尝君,战国四君子之一。另外三位分别为:魏无忌、赵胜、黄歇。
B.出钱,即放债,贷钱给人。文中指孟尝君拿钱贷给穷人,收取利息。
C.传舍长,是指孟尝君传达命令给客舍舍长,让他推荐可以收债的人。
D.幸临,意同惠临、光临。幸,表敬副词。体现了孟尝君的礼贤下士。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孟尝君爱惜人才,乐于招揽宾客。尽管后来收入很难维持养三千食客的开销,但孟尝君还是想出办法来增加收入。
B.冯谖慕名投奔孟尝君门下,由于他看起来善于雄辩,又是宽厚稳重的长者,没有其他技能,因此被举荐为收债的人选。
C.孟尝君礼贤下士,请冯谖时态度恭敬,他向冯谖详细说明了收债的原,因并让冯谖替他责备拒不偿还债务的人。
D.冯谖收债方式独特,他设宴宴请向孟尝君借贷的人,并让他们拿借贷的凭证来核对,还烧掉无法偿还者的券书。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
②不多具牛酒即不能毕会,无以知其有余不足。
孟尝君最后为什么反而要拍手连声感谢焚券的冯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