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中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B.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C.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D.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条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3)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怒号”从视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听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蓄势。
    C.诗人“倚杖自叹息”,是叹息群童抱茅“欺我老无力”,这一行为太顽劣了,为他们年少无知、缺少管教而叹息。
    D.此诗选自《杜诗详注》题目中的“歌”字代表了诗的体裁。全诗先议论,后叙事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