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总题量:2459选择本页全部试题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泽东
    读6月30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注:(1)鬼唱歌: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2)尽舜尧:《孟子·告天下》,“人皆可以为舜尧”。(3)红雨: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4)三河:黄河、淮河、洛河,泛指河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第一首诗首联写到中国南方向来以鱼米之乡著称,可血吸虫竟使大好河山萧杀黯淡,但由于旧中国社会腐败黑暗,即使神医华佗再世也对血吸虫病这一顽疾无可奈何。
    B.第一首诗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在血吸虫病的肆虐下,村落不见庄稼,到处杂草丛生,千家万户人丁稀少,人民群众体弱多病,死气沉沉的阴森惨状。
    C.第二首诗颈联运用借代的手法,五岭泛指山脉,三河泛指河流,代表了整个中国。“银锄落”,写农民在山上劳动,“铁臂摇”写工农大力兴修水利,通过描绘改天换地来反映送瘟神的伟大实践。
    D.第二首诗尾联点题,试问瘟神,你要到哪里去呢?人们已焚化纸船,点燃蜡烛,火光照耀天际,用这些来送走瘟神,表达了对瘟神的敬畏之情,表现了胜利者的自豪和喜悦。
    (2)下列对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内容上都以血吸虫病为写作题材,情感上都体现了毛泽东心系百姓、情注民生的家国情怀,彰显了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领袖情怀。
    B.第一首,内容上写旧中国瘟神猖獗、人民遭殃的悲惨景象,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旧社会的强烈愤恨。
    C.第二首,内容上描写新中国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战胜瘟神,征服自然,使祖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D.这两首诗既独立成章,又有机联系,前首写旧社会之悲,后首写新时代之喜,成为一个各臻其妙、相得益彰的统一整体。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A.第一首,通过对广大农村萧条凄凉情景的描写,反映了解放前血吸虫的猖狂肆虏和疫区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巡天”,正如作者的想象飞腾。从全诗的结构来说,这两句是一个转折点,一个关键,同时也是一个飞跃。
    C.“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红雨”指桃花,这句话是用比喻手法,把千百万群众的高涨热情,比作到处掀起的红色高潮。
    D.本诗思想深刻,意气豪迈。作为人民领袖的诗人高瞻远瞩,在诗中展示了无限的宇宙和悠久的历史,也表现了对祖国、对人民浓厚的爱,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炽烈感情。
    (4)简析第二首诗颔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是怎样描写新中国欣欣向荣,战胜瘟神的景象的?
    (5)请结合全诗,谈谈这两首诗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是( )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①,荷锄觇②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①远扬:桑枝。②觇(chān):察看。
    A.这是一首春天的颂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图。 B.首联通过写斑鸠鸣叫、满树白色杏花开放,侧面展现了浓浓的春意。 C.颔联描写了农民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通路的画面。 D.尾联中“忽”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杯又停住的样子。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4

    对下面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是( )
    放舟蓬莱①阁下
    戚继光②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崚嶒③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注]①蓬莱:今属山东,戚继光家乡。②戚继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讨倭寇,屡建奇功。晚年因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面“建改之广东”其后“张希皋等复助之,竟罢归居三年”此诗即写于此时。③崚嶒:形容山高峻。
    A.首联写诗人时隔三十年旧地重游,看到山川依旧,有人事沉浮、物是人非之感。 B.颔联中“出”字精炼传神,突出了蓬莱阁立于高崖有缥缈飞天之势的特点,表达诗人隐逸家乡的意愿。 C.颈联写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诗人已是双鬓斑白,垂垂老矣,转而又想到自己仍存活于世,颇有感慨之意。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诗人情感起伏变化,意蕴深远,撼人心扉。
  • 题型:简答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饿了么骑手朱大鹤清晰地记得,那是2019年10月的某一天,当他看到一则订单的系统送达时间时,握着车把的手出汗了。2公里,30分钟内送达——他在北京跑外卖两年,此前,相同距离最短的配送时间是32分钟,但从那一天起,那两分钟不见了。
    这并不是第一次有时间从系统中消失。
    金壮壮做过三年的美团配送站站长,他记得,2016年到2019年间,他曾三次收到美团平台加速的通知:2016年,3公里送餐距离的最长时限是1小时,2017年,变成了45分钟,2018年,又缩短了7分钟,定格在38分钟。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全行业外卖订单单均配送时长比3年前减少了10分钟。
    系统有能力接连不断地吞掉时间,对于缔造者来说,这是值得称颂的进步,是AI智能算法深度学习能力的体现,而对于实践技术进步的外卖员而言,这却可能是疯狂且要命的。骑手们永远也无法靠个人力量去对抗系统分配的时间,只能用超速去挽回超时这件事。
    (摘自2020年9月8日《人物》杂志《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有删改)
    材料二:
    近日,外卖骑手的劳动权益和职业保障受到社会关注。不少人呼吁,新就业形态的用工问题亟待规范。在笔者看来,外卖配送行业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在于平台企业为追求省时、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则在于平台企业与外卖骑手间的法律关系尚不明晰。在这种相对“松散”的关系下,一些平台往往只会考核外卖骑手的配送时间,而选择在安全培训和管理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劳动者权益保障上袖手旁观。
    因此,外卖平台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比如优化路线设计、消除逆行导航漏洞、推出闯红灯后禁止接单等奖惩机制,要求骑手遵守交通规则;又如合理增加投入,通过为外卖小哥按次、按天购买人身意外险等加强其职业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新就业形态用工,有关部门应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新就业形态中的劳动关系,在为其发展留足空间的同时坚守安全和质量底线
    (摘自202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推动新就业形态规范发展》一文,有删改)
    材料三:
    ESɡ (Envirorment , Social and ɡovernance)信息披露是指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
    港交所自2012年发布第一版ESɡ报告指引以来,已经走过从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的阶段,这使投资者在衡量企业时,不再只看重利润,还会参考社会责任价值。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表示,互联网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新经济企业主力最大的特点是“起点是技术和代码,但落地要靠人力”,港交所ESɡ新指引对于外卖、网约车等新经济类型无疑是一次重大发展重心转移。“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看,ESɡ中要求量化的‘工伤死亡率’就是针对外卖平台最直观的指标,如何通过完善算法来提高外卖骑手的安全以及安全意识等,而不仅是通过优化算法压缩行程时间逼迫员工以身试险,这都是未来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在新指引后更加着重考虑的方向。”
    (摘自2020年9月16日《21世纪济报道》《外卖骑手困局背后,企业利润与ESɡ之间如何平衡?》一文,有删改)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材料一引用了相关数据,客观反映近年来外卖订单单均配送时长不断缩短的现象,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B.材料三多处引用专家话语,一方面介绍了ESɡ制度在互联网企业中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报道的专业性。
    C.三则新闻报道中,材料一和材料三侧重观点呈现,材料二中既有事实也有观点。
    D.三则材料都是关于“外卖骑手”的新闻报道,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是新闻通讯,材料二是新闻评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材料一选取了外卖行业中的两位代表人物,通过转述他们回忆中的典型事件来点明外卖骑手面临的核心问题-系统逐渐“吞掉”配送时间。
    B.通过材料二和材料三可知,良好的劳动关系不仅要靠平台企业维护,也要靠相关制度和法规来规范。
    C.材料三点明ESɡ作为一种信息披露制度,能够以量化的方式督促企业承担雇员工作安全的社会责任。
    D.三则材料围绕外卖配送行业中骑手的生存困局展开报道,分析了外卖骑手陷入困局的原因。
    (3)三则材料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是( )
    A.清高宗诏定的从《史记》到《清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 B.韩愈,唐代文学家,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他和柳宗元倡导了“古文运动”。 C.“令尊”“高见”“劳驾”“见谅”都是敬辞,而“愚兄”“拙作”“鄙人”“垂爱”都是谦辞。 D.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 题型:填空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4

    为弘扬和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追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同时了解红色沂蒙的光荣历史,培养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3月30日至4月3日,我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传承沂蒙革命精神 争做时代好青年”红色教育主题研学活动,共同追寻红色足迹、弘扬伟大沂蒙精神。
    请代表学校团委拟写一份“传承沂蒙革命精神 争做时代好青年”活动策划书。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
    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①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②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注:①二龙:指争战的双方。诗中指曹操和孙权。②鲸鲵:大鱼名,此指曹操与孙刘联军双方对战的军队。唐突:触犯。
    A.开篇照应标题描绘赤壁之战的紧张情势,“扫地空”写出了曹操的惨败之状。 B.第三句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烈火张天映照云海的景象,再现了火烧赤壁的情景。 C.第五句点出送别主题,想象友人沧江独望,表达对友人遭遇贬谪的深切同情。 D.这首诗将怀古与送别融为一体,用怀古来贯穿全诗,借送别来突出怀古之情。
  • 题型:选择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4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
    A.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C.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D.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题型:填空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4

    名句默写
    (1)春江潮水连海平,              
    (2)               ,唯有杜康。
    (3)静女其姝,           
  • 题型:填空题 题类:单元测试 难易度:难

    年份:2024

    在“名人名言”栏目中,摘录了马克思的一句话,“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的相关内容,从下面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故事情节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A.保尔•柯察金 B.孙少安 C.孙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