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第三册 单元同步训练31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 旖旎(nǐ)    笙箫(xiào)    沉默(mò) B. 磨砺(lì)    青荇(xíng)    妩媚(mèi) C. 河畔(bàn)    雕琢(zhuó)    一潭(tán) D. 竹篙(gāo)    漫溯(sù)    斑斓(lán)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酒肆  乌蓬船  如丧考妣  三教九流 B. 赌徒  黑魃魃  诚惶诚恐  素不相能 C. 执拗  静修庵  仓黄逃走  不足挂齿 D. 聊且  飘飘然  惮精竭虑  咸与维新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①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________,而且欣然了。
    ②据阿Q说,他是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这一节,听的人都________了。
    ③因为未庄人本来少上城________偶有想进城的,________就立刻变了计,碰不着这危险。
    A. 赧然  欣然  即使  也 B. 欣然  赧然  尽管  还是 C. 悚然  肃然  即使  也 D. 肃然  悚然  尽管  还是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B.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C. 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 D. 江南,秋当然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阿Q一到里面,很吃了一惊,只见假洋鬼子正站在院子中央说什么,对面挺直地站着赵白眼和三个闲人,正在地听说话。
    B.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挂齿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小D.,所以便成了的现象了。
    C.王成和李江本来是的,经朋友介绍相识后,慢慢成了“共患难”的好朋友。
    D.程校长上任以来,用现代教学理念,对学校进行科学管理取得了好的效果,在社会上是的。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 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 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D.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填到下列横线上的句子,跟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6月7日和8日,主人安排我们参观当地的钢铁公司和大型农场,________。
    A. 正好碰上连绵阴雨,影响了我们的参观活动 B. 正好碰上一场大雨,影响了我们的参观活动 C. 不巧,碰上连绵阴雨,使我们的参观活动受到了影响 D. 不巧,碰上一场大雨,使我们的参观活动受到了影响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面是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B. 《狂人日记》是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它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C. 鲁迅一生写了很多篇小说,它写的往往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如《孔乙已》《阿Q正传》《祝福》等,这些作品都被收入到《呐喊》这部小说集里。另外,还有《彷徨》《故事新编》,一共是三部小说集。 D. 元夜指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又称“元宵”,民间有观赏灯火的习俗。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

    9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小题。
    “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铁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一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阿Q没有想得十分停当,已经发了鼾声,四两烛还只点去了小半寸,红焰焰的光照着他张开的嘴。
    (1)在阿Q眼里,革命党是穿“白盔白甲”的,这主要反映了
    A.阿Q的落后,对革命党认识模糊。
    B.革命党是“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C.当时的革命军都穿着白色的军装。
    D.革命党严重脱离群众。
    (2)下列对所选文段的分析错误的是
    A.阿Q分不清谁是革命的对象,谁是自己应该团结的受苦弟兄。
    B.因为小D.、王胡和自己打过架,也就一个不留,有农民原始的报复思想
    C.阿Q沾染了游手之徒的习气。
    D.阿Q有明确的革命目标。
    (3)下列关于鲁迅塑造阿Q这个形象的意图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哀怜阿Q革命不成反而被挂着革命牌子的“长衫人物”送上刑场的悲惨遭遇。
    B.说明中国人如此愚昧落后,实在没什么希望。
    C.借阿Q的形象揭露某些人的隐私。
    D.要画出这样国民的魂灵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0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我们有些人却偏偏爱提当年。有一间工厂,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技术落后,却死死抱住十几年前获得的荣誉,傲视一切。厂领导总喜欢对人说:我们的产品从前是“国优”。这使我想起了阿Q的一句名言:“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
    ②鲁迅先生的阿Q,是世界文学画廊里的典型形象,如果真有其人,恐怕也早已作古了但阿Q阴魂不散,他的¨先前阔”的精神法则还被许多人奉为至宝。他们在生活和事业中一旦小有成就,就骄傲起来,满足于现状,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先前阔”的心态赫然在目。
    ③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勤劳的人民为人类做出过多少可歌可泣的贡献,于是许多人手里似乎就有了祖传的宝贝。他们高叫,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万里长城。他们格外热衷于考证。某人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某某的出现,比欧洲早多少年。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令人深思的现象。
    ④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大楼里,陈列着许多国家赠送的礼品。美国和前苏联都送去了本世纪最尖端的科研成果,中国送去的却是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而在一本叫《中国世界之最》的书中,绝大部分条目,列举的是古人的成就。难道这些就是我们立足于地球,同别人较量的资本吗?鲁迅说过,火药是咱们发明的,可咱们却用它来做鞭炮祭神,人家拿去做枪炮来打咱们。罗盘也是,咱们发明了用来测风水,人家拿去安在船上发现了新大陆。
    ⑤在别人扬帆远航的时候,先前阔”者却打肿脸充胖子,关起门来充大爷,“当年勇”挂在嘴上。其实这恰恰是对落后的掩饰。“先前阔”根植于极其落后的封建思想。一旦只知先前阔”,必然不能正视现在,认识不到自己的短处,别人的长处,更不可能有什么理想。满清政府就是在¨先前阔”的心态里断送了大妤土地和白花花的银子,这个教训多么惨痛啊!
    ⑥有进取心是人类宝贵的品质,部分中国人却对“先前阔”情有独钟,这是很危险的。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只知“先前阔”的企业必将成为被淘汰的企业;一个只知“先前阔”的人必然遭受屈辱;一个只知¨先前阔”的民族,必然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封建包袱过于沉重、历史陈垢过于深厚的民族,更应该丟掉¨先前阔”,培养进取心,多看看现在,多想想未来。
    (1)文章是针对社会上哪些现象发表议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③段“令人深思的现象”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第⑤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