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2年 语文 期末 复习指导 综合测试四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咽(yān) 喉   鸣   吞   狼吞虎 B. 塞(sài) 边   要   外   翁失马 C. 恶(è) 罪   厌   心   深痛绝 D. 盛(shèng) 赞   会   饭   气凌人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①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②廓清思想,明辩是非,为那些被种种毫无根据的责难而压抑的青年张目,是每个关心四化大业和青年未来的同志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他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④因思想不同而彼此相争的态度,以及因嗜食不同而顿起勃谿的行为,与前者有多么大的差距呀。
    ⑤按照上级部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映强烈。
    ⑥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      )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③⑥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_____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_____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市场就起来______,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      )
    A. 溶化沟通喧哗     B. 溶化勾通喧闹 C. 融化勾通喧哗     D. 融化沟通喧闹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同志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B. 那么,应当怎样思考、怎样发挥思考的威力呢? C. 这就像普希金所说的:“我忘记了世界”,柴可夫斯基所说的:“忘掉了一切。” D. 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一在窗外静静地飘酒着。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句子中引号内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成语,对应最不贴切的一项是  (      )
    A. 要想取得好成绩,学习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 B. 人应该有满足的时候,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 C. 主意是你出的,出了事,你可要“吃不了,兜着走”。(责无旁贷) D. 新一届政府上台,必须“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大胆改革,抓好经济建设。(因地制宜)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 B.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 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D. 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岁月透迤而来,蜿蜓远去,______。我们依旧喜欢翻阅那迷人的风景,______,因为我们都曾拥有那无悔的青春,那不灭的希望。
    ①迷人的季节总是如期而到②迷人的季节总是匆匆地走了
    ③没有人拒绝,没有人推让④很多人拒绝,很多人推让  (      )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计划是一个总名称,规划、方案、安排、打算也属于广义上的计划。 B. 事务性通知在结构上必须采用条款式,在内容上务必把通知事项写清楚。 C. 介绍信有介绍和证明的双重作用;感谢信除有感谢的意思外,还有表扬的意思。 D. 简报的报头一般包括简报名称、期数、编发单位和印发日期四部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9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晚清四大遣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作者高鹗。 B. 《后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前四史”之一,作者范哗。 C.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 “三山”指古代传说东海中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
    A. 首句直陈其事,用常见的“都”字透露出人们盼春的急切心情。 B. 第二句具体描写, “惊”字写出人们的欣喜。 C. 第三、第四句用拟人手法,以白雪“却嫌” “故穿”,写出人们盼春的急切心情。 D. 全诗以盼春、惊春、恨春为线,以常语、常景写常情,朴中见巧。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橡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指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从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书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蟠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指,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
    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2)文段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A.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确实存在。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在这三节文字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B.三节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 “静” “悲凉”,虽然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
    C.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节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
    D.三节文字,每一节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传统认为,哺乳动物冬眠的奥秘在于心脏。无论冬眠动物,还是非冬眠动物,甚至人类,其心脏工作的原理是相同的。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从而使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难,最后导致死亡;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因此心脏细胞调节钙离子浓度的机制,是冬眠时心脏正常活动的关键所在。
    后来的研究证实,心脏细胞的这种变化还不是冬眠的根本原因,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最终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然而,人们却一直没有发现这种遗传基因。直到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HP.HP只能在冬眠动物身上找到,并与冬眠同步出现。这表明,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人类身上也能找到类似冬眠的现象吗?人类也可能冬眠吗?答案是肯定的。人在睡眠时也有体温降低、心跳放慢的现象,这在性质上与冬眠相似。而身体硕大的熊的冬眠,为实现人类的冬眠提供了可能。如果以HP为线索,也许能重新认识熊的冬眠。一旦控制熊冬眠的遗传基因得以破译,人的冬眠就不是不可能了。这样,人类就能把自身的代谢控制到最低极限,从而有利于癌症等疾病的长期治疗、未来的宇宙旅行等。
    (1)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某些哺乳动物在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从而具备了冬眠的功能。
    B.与人类比较起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
    C.冬眠的哺乳动物比起人类来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机制。
    D.冬眠的哺乳动物和非冬眠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体温是否可以调节。
    (2)按照传统的看法,下列对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B.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C.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心脏仍能保持在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
    D.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使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虽然冬眠只是冬眠动物的一种机能,但是从人类治疗疾病和宇宙旅行等需要来看,研究人的冬眠还是有重大意义的。
    B.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因此人们对冬眠奥秘的传统解释产生了怀疑。
    C.人在睡眠时体温降低,心跳放慢,这虽然不能认为就是冬眠,但是对研究人类实现冬眠具有重要的启示。
    D.身体硕大的熊跟人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熊冬眠的遗传基因一旦得到破译,人的冬眠就有可能实现。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有柱   都:大
    B.形似酒   尊:通“樽”
    C.机巧制   牙:发动机件的枢纽
    D.施发机   关:关闭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愿十五城请易壁
    B.伺因此觉知   古富贵而名摩灭
    C.知震之所在   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D.下有蟾蜍,张口承   而蟾蜍衔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
    A.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求人可使报秦者
    (4)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文段以候风地动仪为例,表现了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
    B.在介绍候风地动仪时,文段采用了从外到内的说明顺序。
    C.候风地动仪是当时一种非常先进的测震仪器。
    D.文段分别运用了说明性语言和抒情性语言,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张衡的肯定和赞颂。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4 . 补写出下面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共3分)
    (1)______。胜似闲庭信步。
    (2)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5)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将下列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能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3分)
    俄罗斯和中国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起草的被看作再次为西方所谓的“保护平民”的行动“放行”的旨在反对叙利亚当局的决议草案。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6 . 结合下面的语境思考,如果你是小莉,应该怎么说。(4分)
    教室里,小莉拿出字帖在田字格本上认真地临写。小辉走过来说:“小莉,打扰一下。我想问问,这样练字有啥好处呢?会不会很慢?我都是用透明纸压在范字上描,写得很快。”小莉笑着说:“______”。
    听了小莉的话,小辉豁然开朗:“哦,明白了!原来这是两种不同的练字方法,它们各有千秋啊!谢谢!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下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地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地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上面文段写了哪三件事?各用一句话概括。(3分)
    第一件事是______
    第二件事是______
    第三件事是______
    (2)文段中画横线的语句是从哪几方面对“母亲”进行描写的?用第一人称补写出最后一句中“母亲”的心理活动。要求:要符合当时情境和人物身份。(3分)
    (3)文段结尾先后写道“泪遮迷了我的眼”“泪又遮住了我的眼”,简析“我”两次流泪的原因。(4分)
    (4)根据示例,简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示例:“她了”,表现母亲听说儿子还要再离家返校时感到很突然,爱子情深。
    (1) “她着,咬着嘴唇”,表现母亲______
    (2) “母亲了”,表现母亲______
    (3) “半天,她才出一口气来”,表现母亲______
    (5)补写下面对联的上联,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注意对仗工整,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2分)
    上联:______
    下联:杜鹃啼热血须知博爱无垠
  • 题型:作文 难易度:中档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有一位哲人说:“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