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4年语文第二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协(tuǒ) 毁(sī) 铁栏(zhà) 不屈不(ráo)
    B. (lüè) 剥(xuē) 稀泥(huò) 步履跚(pán)
    C. (xiè) 挑(tì) 马脚(lòu) 阴诡计(móu)
    D. (pì) 倔(jiànɡ) 蒸水(liú) 兵不刃(xuè)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渴望 厮毁 撕杀 不可磨灭 B. 妥协 屠杀 图钉 繁荣昌盛
    C. 松懈 阴谋 阴暗 毫无疑意 D. 姿态 决议 抉择 坚苦奋斗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①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     这个武器。
    ②幸福的感觉总被思念     ,因为思念有时候是苦的。
    ③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___没有使群众受益,     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 掌握 湮没 不但/而且 B. 把握 淹没 不但/而且
    C. 掌握 淹没 不仅/反面 D. 把握 湮没 不仅/反而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B. 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
    C.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D. 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是( )
    A. 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冰冻雪灾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众志成城的十三亿人民,
    B. 港澳社会各界人士热情关注庆祝大会盛况,为祖国取得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祝愿祖国未来更加
    C. 军队在我国自己管辖范围内进行正常巡逻,这是的。
    D. 身处的伟大时代,我们这些年轻人应该积极向上,刻苦学习,发愤图强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6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
    A. 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的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 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 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要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为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及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节选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奠基。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等45个单位及特邀人士的代表(包括候补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大会上所致开幕词中,坚定地说出了那一句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名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相对于1946年1月在国共重庆谈判基础上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那次会议上所达成的改组政府和国民大会等和平建国、民主建国意向,很快就被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我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的炮火无情摧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胜利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史称“新政协会议”),意在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民主联合政府”,进而建立起有助于最终形成新中国国体和政体的一种全新的民主政治制度。
    事关国家性质的这个开会共识,早在筹备召开新政协会议的过程当中,就由中国共产党召集的会议筹备会多次组织各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代表人士学习讨论、民主协商、达成一致。正如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记载和昭示的:各党派和各界人士“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政治基础”。“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
    毛泽东在为1949年元旦而撰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后,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再上溯至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1945年4月发表的《论联合政府),再到1949年6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而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开启了建国大业的理论思考,并逐步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长篇著述,明确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明确提出唤起民众,结成国内的爱国统一战线,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一历史性结论,从建国意义上延续着为历史所证明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
    宝”思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既顺应了时势,也是在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下的制度性安排,是一个历史必然。】
    (节选自逢立左《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奠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历史地位述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旧政协会议是在国共重庆谈判基础上召开的,形成了改组政府和召开国民大会等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B.旧政协会议给人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是因为会议的结果证明了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的反人民属性.
    C.新政协会议虽然沿用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名称,但和旧政协会议在建国理念和目标上截然不同。
    D.新政协会议召开的任务是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民主联合政府”,并最终形成新中国国体和政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同志在开幕词中阐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这不仅体现了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也紧扣了“政治协商”这一主题。
    B.“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是毛泽东同志所作开幕词中最激动人心的语句,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关于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在新政协会议的筹备过程中,由各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代表人士共同提出、讨论、协商并达成共识的,
    D.毛泽东同志在《将革命进行到底》《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述中的理论,为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做好了思想准备。
    (3)下列关于政治协商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治协商”一词过去曾得到过包括共产党与国民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的赞同。
    B.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让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国出现了难得的一次民主化进程。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
    D.协商民主制度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是我国独有的政治民主形式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或者竞自答不出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为学做人。”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达德”?因为这三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总要三者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有三方面,都应以这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的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知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就是专门学识。但专靠这常识和学识还不够,还须养成总体智慧,才能得有根本判断力。以上所说常识和总体智慧,都是智育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怎么样才能不忧?为什么仁者会不忧?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中国先哲人生观怎样。“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都包含在里头。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哪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则一寸两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一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故《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因为认定这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划分,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还有何得失可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知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人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第二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钢也会至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意志由刚强变柔弱易,由柔弱返刚强难。自己做不起自己的主,还有何事可做?只有奋斗,才可得自由。意志磨炼到家,自然是看自己应做之事,一点也不迟疑,扛起来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有目的,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便是你因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炼,所以你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
    诸君啊,醒醒罢!你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1922年12月
    (选自《阅读名篇—中外演讲辞卷》,有删节)
    (1)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成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
    (2)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分点概括。
    (3)本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和论证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4)最后两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