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安丘职专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nà)    大(ruò)    (zēng)厌        前后恭(jù) B. (xiáo)      包(zā)      永(jùn)       强不舍(guō) C. 桥(zhàn)     发(wǎn)      首(qiào)        七竖八(héng) D. 拾(zhé)       那(chà)     口(ào)         极泰来(pǐ)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鱼目混珠     绝不旁鹜    怨天尤人     独出心裁 B.  纷至沓来     娇揉造作     明目张胆     与日俱增 C.  泥沙俱下     容销金镜     漠然置之     没精打采 D.  汗流浃背     脍灸人口     相濡以沫     超凡脱俗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3 .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即便在平时也已经熙熙攘攘,       今天又是周末。
    ②你尽可放心,他这个人       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把你的事情办好。
    ③我们相信,大多数失足青年经过教育和感化,       会走上悔过自新的道路。
    A. 何况   历来   终于      B.   况且   从来   终于   C. 何况   从来   终究       D.  况且   历来   终究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应该,而应该相信自己的实力,积极参与。 B.  他讲笑话从不嬉皮笑脸,当你笑个不停的时候,他仍地讲下去。 C. 你一旦进入了生活知识的宝库,就会感到又喜又惊, D.  时下什么都兴排行榜,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5 .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高手如林的奥运会上,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团体冠军。  B. 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C.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D. 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6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B. 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C. 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在芬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 D.  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7 .  根据语境,下列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
    A. 你们请我介绍经验,非常感谢你们的好意,我一定按时前往,不吝赐教。 B. 对于朋友的问候,他回复:“多谢您的问候,令尊身体现已康复,多谢惦念。”  C. 一位初次投稿的作者在所寄稿件中附了一封短函:谨将拙稿寄上,敬请拜读,欢迎斧正。 D. 毕业前夕李欣送了一张照片给张琳,并在照片后面写道:张琳同学惠存。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8 . 下列作品、作家、文体、时代(国别)的对应,正确的一项(      )
    A. 《劝学》——荀子——议论文——春秋 B.  《我的梦想》——朱自清——散文——现代 C. 《过万重山漫想》——刘征——说明文——当代 D. 《一碗清汤荞麦面》——栗良平——小说——日本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9 . 下列关于应用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      )
    A. 欠条一定要用钢笔书写,写后一定不能涂改。 B. 借据是彼此之间为处理财务、物资或事务来往,写给对方作为凭据或有所说明的条据。 C. 请假条要说清楚请假的原因和所需的时间,必须提前送达,不能事后补送。 D. 通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三者缺一不可。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10 .  对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A. 诗人借写登塔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 B. 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C. 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 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现代哲学家中,罗素是个精神出奇地健康平衡的人。他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开山鼻祖,却不像别的分析哲学家那样偏于学术的一隅,活得枯燥乏味。
    罗素对于时代的病患并不麻木,他知道现代西方人最大的病痛来自基督教信仰的崩溃,始终有一死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在无神的荒原上,现代神学家们凭吊着也呼唤着上帝的亡灵,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诅咒着也讴歌着人生的荒诞。但罗素一面坚定地宣告他不信上帝,一面却并不因此堕入病态的悲观或亢奋。他相信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会因为其短暂性而失去价值。对于死亡,他从容而又冷静地去思考它,并不有意缩小它的重要性,相反地对于能超越它感到一种骄傲。
    罗素极其珍视爱在人生中的价值。他所说的爱,不是柏拉图式的抽象的爱,而是“以动物的活力与本能为基础”的爱。不过,他主张爱要受理性调节。他的信念归纳在这句话里:“智慧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爱与知识,本能与理智,二者不可或缺。有时他说,与所爱者相处靠本能,与所恨者相处靠理智。
    几乎所有的现代哲学大师都是现代文明的批判者,在这一点上罗素倒不例外。他崇尚科学,但并不迷信科学。他认为,爱与科学,爱是第一位的。科学离开爱的目标,便只会使人盲目追求物质财富的增殖。罗素说,在现代世界中,爱的最危险的敌人是急于在工作和财产上取得成功的贪欲。这种过分膨胀的“事业心”耗尽了人的活动力量,使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趋于消极的和团体的。像历来一切贤哲一样,他强调闲暇对于人生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欣赏非实用的知识如艺术、历史、英雄传记、哲学等等的美味。为此他主张“开展一场引导青年无所事事的运动”。他相信,从“无用的”知识与无私的爱的结合中便能生出智慧。如果说尼采式的敏感哲人曾对此发出振聋发聩的痛苦呼叫,那么,罗素,作为这时代一个心理健康的哲人,我们又从他口中听到了语重心长的明智规劝。但愿这些声音能启发今日性灵犹存的青年,去寻求一种智慧的人生。
    (1)下列对罗素主张“开展一场引导青年无所事事的运动”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闲暇对于人生十分重要,有一定的闲暇,人们可以去学习非实用的知识。
    B.现代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过于个性化,是过分膨胀的“事业心”导致的。
    C.人应欣赏非实用的知识,如艺术、英雄传记、哲学等,体会其中的美感。
    D.“无用的”知识给人心灵的滋养与无私的爱结合,才可能有智慧的人生。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罗素对于时代的病患有较敏感的认识,他知道,基督教信仰的崩溃造成了现代西方人精神的最大病痛。
    B.罗素不相信上帝,但他并不悲观,他相信人虽终有一死,但人生美好的东西不会因其短暂性而失去价值。
    C.与柏拉图的主张不同,罗素认为,爱是以动物的活力与本能为基础的,知识与理性不该影响爱的活动。
    D.在爱与科学的关系中,罗素认为爱是科学的目标,离开这一目标,人们往往会因贪欲而盲目追求财富。
    (3)下列根据文做出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罗素是逻辑经验主义哲学的开山鼻祖,相对于别的分析哲学家而言,他的生活更丰富而有趣,这与他精神的健康平衡有关。
    B.基督教信仰崩溃了,现代神学家仍关注着上帝的亡灵,存在主义哲学家关注着人生的荒诞,西方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局面。
    C.罗素极其珍视爱在现实人生中的价值,认为智慧的人生应该基于“爱”,但他的学说中也曾涉及对“恨”的情感的关注。
    D.对“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罗素是明智地规劝,尼采是痛苦地呼叫。表达方式的不同,是由于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同。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5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37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以波长21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37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37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
    (1)文中的画线部分“三次和两次”是指(      )
    A.向宇宙中的37个讯号分阶段进行调查的次数。
    B.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分片调查的次数。
    C.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电波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D.按照时间(天数)的长短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2)“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不知道已经接收到的讯号有没有电波源。
    B.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波源。
    C.不能确定电波发出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
    D.已接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
    (3)两位学者说,37个讯号“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他们的依据是(      )
    ①讯号的波长是宇宙空间极为普通的。
    ②大多数电波讯号沿着银河系分布。
    ③每次探寻的时间约为200-400天。
    ④在庞大的观察资料中这些讯号十分强大。
    ⑤捕捉到的讯号是离地球最近的。
    A.①③        B.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易度:中档

    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每小题3分)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与“不汲汲于富贵”中的“于”一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苟全性命乱世。
    B.冰,水为之,而寒水。
    C.少卿视仆妻子何如哉
    D.而文采不表后世也
    (2)对于加点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衔觞诗( 名词作动词  写作  )
    B.可使民(使动用法,使……富足)
    C.余自齐安行适临汝( 名词作状语  乘船  )
    D.非足也( 形容词作动词  快  )
    (3)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意思相近的四个字是(      )
    A.闲静少言          B.不慕荣利
    C.不求甚解          D.忘怀得失
    (4)下列选项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意思是“家里四壁冷落,遮不住风雨和太阳,粗布短衣,穿洞缀补,盛饭饮水的器具则常常空着。”
    B.第一段主要叙述了五柳先生淡泊而恣情的生活。
    C.第二段高度评价了五柳先生的人品、情操与志趣。
    D.文中的“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和《归去来合辞》的“引壶觞以自酌”其实就是一回事,都写出了五柳先生的“性嗜酒”。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易

    1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三句,每小题1分,共3分)
    ⑴ 不管风吹浪打,                ,今日得宽余 。
    ⑵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
    (3)              ,千金散尽还复来。
    ⑷_____________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
    ⑸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语言表达 难易度:中档

    15 . 为下面这段话续写相应的内容。(2分)
    有人说流星最美丽,有人却说它只能县花一现;
    有人说镜子最客观,有人却说它只能看到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难

    16 .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5分)
    大青衣
    (1)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唱戏。
    (2)说起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团的名角,能听她唱戏,一睹她的风采,是很多人的梦想。
    (3)日落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明,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青莲猫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
    (4)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柳月如眼波流转,一跷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她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笑。
    (5)戏散,柳月如谢幕退下,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离去。青莲不走,她悄悄来到后台。
    (6)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小丫头,怎么还不回家?
    青莲紧盯柳月如,紧闭双唇不语。柳月如回头,上上下下打量着青莲,见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说,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可不管柳月如说什么,青莲就是不说话。最后,柳月如问,愿意跟我学戏吗?青莲终于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7)青莲跟着柳月如学戏,大家都说青莲家祖坟留青烟了,要知道,柳月如不轻易收徒的。柳月如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名师出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她扮相清丽端庄,音色清澈圆润,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所有青衣角色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8)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少了。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寥寥无几。青莲的满腔激情,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消散。
    (9)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在包装歌星,以你的形象和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青莲想也没想,说,我没兴趣!男人说,传统戏在本地已经没市场了,现在还有谁看戏?说着,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青莲小姐,走阳关大道,还是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由你自己决定。说完,男人离开了。
    (10)那天,男人的话不断在青莲脑子里回荡,令她坐立难安。她去找柳月如。师傅,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柳月如说,咱们是唱戏之人,并非戏子。青莲说,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寻出路。柳月如说,即使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唱下去。青莲脱下戏服,说,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柳月如说,你出了剧团,咱们的师徒缘分也就尽了。青莲含着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剧团的大门。
    (11)青莲果然火了,唱歌、商演,她春风得意。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和柳月如。
    (12)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在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点了杯咖啡喝起来。青莲去得早,不远处,有几个年轻人望着她窃窃私语。作为明星,她早已习惯了人们对她的关注和议论。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她唱歌挺好听的。听说她以前是唱青衣的。她的唱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的影子。原来她以前是唱戏的啊,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
    (13)老板来了。青莲说,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能唱出来?老板一笑,因为你有戏剧底子,唱得有特色,要不然,你怎么会红?要知道,现在会唱歌的人一抓一大把。青莲内心如同被投进一块大石头,波涛汹涌。
    (14)晚上,青莲做了一个梦。梦里,柳月如和青莲唱《白蛇传》,柳月如演白蛇,青莲反串法海,两人对打起来,青莲一剑刺穿了柳月如的胸膛,柳月如倒在戏台上,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衣。青莲从梦中惊醒。
    (15)第二天,青莲取消所有活动,赶到县剧团,却发现大门紧闭,向周围人打听,才知道,剧团生意冷清,半年前已经倒闭了。
    (16)青莲找到柳月如家里,看到的是柳月如的灵位。守灵的老太大说,我是月如的表姑,你是青莲吧?青莲一惊,你怎么知道?老太太说,月如说过,你迟早会来的。青莲问,师傅怎么走的?老太太说道:月如是个戏痴啊,爱戏的人越来越少,懂戏的人越来越少,她整日郁郁寡欢,剧团倒闭后,她大病一场。昨晚,她走了。临终前,她叮嘱我把一样东西交给你。说着,老太太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青莲。青莲打开,是一套青衣的戏服,正是她初次看师傅唱戏时穿的那套。
    (17)师傅!青莲怆然泪下,跪倒在柳月如灵前。
    (18)没多久,县剧团重新开张。剧团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青莲。锣鼓铿锵,乐声四起,青莲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
    (1)小说围绕青莲写了哪几件事?(3分)
    (2)简析第(4)段和第(16)段画线句子在塑造柳月如形象中的作用。(3分)
    (3)简述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
    (4)小说以“大青衣”为题好在哪里?(3分)
    (5)在戏曲文化进校园的今天,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3分)
  • 题型:作文 难易度:难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人民日报》报道:36岁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技工王亮,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奋自学,从一名只有职业高中学历的普通电工,成长为国内同行业著名的电气调试能手;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亮在高考落榜后,经受住挫折,插班进入职业高中二年级就读,学习电工;其间,自己进修了大学电气专业课程。毕业后,到大连重工安装公司当安装调试的电工。他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刻苦钻研现代科学知识,边干边设计,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解决了无数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连傲气的外国专家也为之折服。在说到王亮的价值时,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董事长称:“三个博士都不换。”
    请以“成功在于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