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组卷基于海量职教高考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及学习系统
职教组卷

2024年语文第二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二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 (yìnɡ) 刻(kè) 陆(zhuó) 歌载舞(zǎi) B. (pì) 响(chè) 年(yǔ) 人云天(sǒnɡ) C. (dàn) 色(jiǎo) 施(shí) 跟世界(zōnɡ) D. (pàn) 梦(huàn) 催化(jì) 三年五(zǎi)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诞生 酝酿 连名上报 B. 云宵 嫦娥 举国欢庆 C. 尘封 辉煌 摘星揽月 D. 透露 刻服 扭转乾坤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     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②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___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③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____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④在万户的飞天____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A. 振动 制定 强大 试验 B. 振动 制订 雄厚 试验 C. 震动 制定 雄厚 尝试 D. 震动 制订 强大 尝试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易

    4 . 下列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是( )
    A. 这些房间宽敞、明亮、干净。 B. 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C.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D. 《读者杂志社》矢志不渝地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他在刚刚过去的考试中,虽然有过短暂的低迷,但还是完成了自己弱科“英语”的测试。 B. 杨利伟现在角色虽然变了,担子更重了,可他还和从前一样,从不摆架子,经常挤时间给热心的航天“发烧友”回信。 C. 在巴黎大会堂的顶上,向东望去,是的埃菲尔铁塔,它孤零零地傲立在一片老城的中央。 D. 八大明星将联袂献唱,为所有球迷带来一场的演出,他们的亮相也与随后揭幕战中登场比赛的众多大牌球星,形成交相辉映的场面。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6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
    A. 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内开展了为期30天的驻留,创造了我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B. “神舟十号”带上了人参种子、福建名茶大红袍与正山小种,还有四个茄子品种、六个番茄品种、两个黄瓜品种、九个西瓜品种和六个甜瓜品种等水果品种。 C. 航天科学家曾希望这种撞击会激起六英里高的月球尘埃和碎片云,通过对它们扫描可以找到水冰的证据,但令大家失望的是,两次撞击后,没有发现任何云状物。 D. 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发射100个左右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探测器等,绝大多数为我国生产,使用,也有小部分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7 . 下列填人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是( )
    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里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                                    
    ①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
    ②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
    ③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
    ④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A. ②①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④②
  • 题型:选择题 难易度:中档

    8 .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是( )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徽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A.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 第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 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 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登陆火星,究竟难在哪里
    庞之浩
    ①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南端着陆。
    ②最新的科学探测发现,在火星乌托邦平原距离地面1到10米的浅表底层下方有大量地下水冰存在,储水量相当于地球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选择乌托邦平原着陆,或可揭开火星生命之谜。但火星登陆凶险万分,探测器需要克服哪些困难?登陆火星又有哪些不同的方式?
    ③选定着陆点后,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火星着陆。,世界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成功率只有大约50%,这是由于火星距离地球太遥远了,地面的遥测和遥控信号很微弱。另外,由于地球与火星的通信延时达10分钟以上,所以在火星着陆的全过程中,一切都要靠探测器自主进行。还有,当火星探测器运动到火星背面时,地球上无法准确地确定其轨道参数,这就会给再入高度的选择带来困难。
    ④着陆前,必须提前给火星探测器注入数据,使它在着陆过程中完全自主地执行上百个程序,任何一个程序都不能有误。
    ⑤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火星探测器防热措施如何,降落伞、气囊和缓冲火箭等能否按程序工作,都至关重要,必须非常精确,1秒不差。因此,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有一名美国科学家曾形容火星探测器着陆时的心情,就好像丈夫在产房外等待妻子分娩一样。
    ⑥原定1999年12月3日在火星着陆的美国“火星极区着陆器”在即将登陆火星表面时,由于软件错误导致其起减速作用的火箭发动机过早关闭,最终撞毁。2016年10月20日,欧洲“火星生物学—2016”探测器中的“夏帕雷利”进入、降落和着陆演示器在着陆前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原因仅为一个一秒的计算失误,提前将降落伞与防热罩分离,导致“夏帕雷利”硬着陆而撞毁。
    ⑦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的基本原理相同。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每种方案都各有优缺点,都是依靠火星大气对进入舱和降落伞产生的阻力以及探测器上缓冲发动机的反推,把高速飞行的火星探测器在着陆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减为零。
    ⑧第一种着陆方式是气囊弹跳式。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但只能满足重量小的火星探测器软着陆要求,且着陆精度不高,第二种着陆方式是反推着陆腿式。这种着陆方式复杂一些,成本高,可满足重量较大的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要求,着陆精度较高,与“神舟”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类似。第三种着陆方式是空中吊机式。这种着陆方式最为复杂,成本最高,技术最先进,可满足重量更大的探测器软着陆要求,着陆位置也可以更精确。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探测器登陆火星需要克服的困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A.选定着陆点后,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火星着陆。
    B.提前给火星探测器注入数据时,如何保障每一个程序的准确性。
    C.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
    D.把高速飞行的火星探测器在着陆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减为零。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是( )
    A.在地球上无法准确地确定火星探测器的轨道参数。
    B.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且软着陆的三种方案各有优缺点。
    C.最为复杂,成本最高,技术最先进的探测器火星软着陆方式是空中吊机式。
    D.最新的科学探测发现,选择乌托邦平原着陆,或可揭开火呈生命之谜。
    (3)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第③段中“目前”从时间上做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B.第⑥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
    C.第⑦段中“主要”表示火星软着陆方式常见的有三种,但还有其他方式。
    D.第⑧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介绍了登陆火星的三种方式。
  • 题型:简答题 难易度:中档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公德
    冯骥才
    ①在汉堡定居的一个中国人,对我讲了他的一次亲身感受。
    ②他刚到汉堡时,随着几个德国青年驾车到郊外游玩。他在车里吃香蕉,看车窗外没人,就顺手把香蕉皮扔了出去。驾车的德国青年马上“吱”地来了个急刹车,下车拾起香蕉皮塞到一个废纸兜里,放进车中,对他说:“这样别人会滑倒的。”这件事给他印象很深,从此再不敢随便乱丢废物。
    ③在欧美国家的快餐店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吃完东西要把用过的纸盘纸杯吸管扔进店内设置的大塑料箱内,以保持环境的整洁。为了使别人舒适,不妨害别人,这叫公德。
    ④在美国碰到过两件小事,我记得非常深。
    ⑤一次是在华盛顿艺术博物馆前的开阔地上,一个身穿大衣的男人猫腰在地上拾废纸。当风吹起一块废纸时,他就像捉蝴蝶一样跟着跑,抓住后放在垃圾桶内,直到把地上的乱纸拾净,拍拍手上的土,走了。这人是谁,不知道。大概他看不惯这些废纸满地,就这样做了。
    ⑥另一次在芝加哥的音乐厅。休息室的一角是可以抽烟的,摆着几个脸盆大小坐地的烟缸,里边全是银色的细砂,为了不叫里边的烟灰显出来难看,但大烟缸里没有一个烟蒂。柔和的银沙很柔美。我用手一拂,几个烟蒂被指尖勾起来,原来人们都把烟蒂埋在下面,为了怕看上去杂乱,值得深思的是,没有一个人不这样做,
    ⑦有人说,美国人的文化很浅,但教育很好。我十分赞同这见解。教育好,可以使文化浅的国家的人很文明;教育不好,却能使文化古老国家的人文明程度很低,素质很差。教育中的“德”,一个重要成分是公德。公德的根本是重视他人的存在。
    ⑧我坐在布鲁塞尔一家旅店的大厅内等候一个朋友。我点着烟,看到对面一个人面前放个烟碟,就伸手拉过来。不一会儿那人起身伸长胳膊往我面前的烟碟里磕烟灰,我才知道他也正在抽烟,赶紧把烟碟推过去。他很高兴,马上谢谢我,并和我极友好地谈起天来。我想当我把烟碟拉过来时,他为什么不粗声租气地说:"哎,你没看见我正在抽烟!”
    ⑨美好的环境培养着人们的公德,比如清洁的新加坡,有随地吐痰恶习的人也不会张口把一口痰唾在洁如洗的地面上。相反,混乱肮脏的环境败坏人们的公德,比如纽约地铁,墙壁和车厢内外到处胡涂乱抹,污秽不堪,人们的烟头乱纸也就随手抛了。
    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世上万事皆同此理。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3 年第1期,有改动)
    (1)第⑩段画线句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一句古语:
                                                                               。
    (2)选文第⑨段将新加坡和纽约地铁对比,意在揭示什么道理。
                                                                               。
    (3)驾车的德国青年马上“吱”地来了个急刹车,下车拾起香蕉皮塞到一个废纸兜里,放进车里,对他说:“这样别人会滑倒的。”说一下这句子中的“拾”“塞”“放”这组动词表达的效果。
                                                                               。
    (3)你认为选文第⑧段中的“我”是有公德的吗?为什么?
                                                                               。
    (4)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何为公德?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公德?(请提出两个建议)
                                                                               。
  • 下载word版试卷(含答案解析)

试卷分析

详情